半年減23.5公斤,健康超有感
我是金鶯診所-龍潭院區的減重畢業生,從大約 115 公斤成功減到 90 公斤左右,總共減掉了 23.5 公斤,體脂率也下降了約 8.4%,體脂肪也減了15.9公斤。整個過程花了大概半年時間,從去年的五月底到十二月。最初的減重動機是被家人的催促推了一把,主要是女兒的碎念。加上之前自己也試過幾次減重效果有限,容易遇到停滯期,以及當時感覺身體狀況變差,像走路會喘,這些都促使我決定減重。
整個減重過程其實還算順利,沒有遇到太大的困難。唯一一次比較shock的經驗是,第一次嘗試診所的「斷食」時,體重竟然突然回彈了兩公斤多。當時覺得很難過,不明白沒吃東西體重怎麼反而增加。但透過跟營養師或醫師討論,他們針對這個狀況做了調整,之後就沒有再發生這種情況了。
我認為自己算是比較能堅持的學生,因為我之前試過更極端的飲食(像是完全不吃澱粉、只吃菜撐了四個月),這讓我對診所開立的配方和碳循環飲食方式比較能接受,過程中沒有太大困擾,畢業後飲食習慣也基本沒變。學到最重要的就是關於「吃」的方式,體認到飲食大概佔減重的 70%,運動 30%,但休息最重要。飲食調控好,體重下降得非常快。
醫師與營養師教了我蛋白質的比例、碳水的選擇,例如不吃精緻澱粉,以原型澱粉為主,並遵循中碳、高碳、低碳的碳循環。我也學到即使是原型食物也要注意脂肪含量,像是牛五花或炸豆皮脂肪很高,可以用豆包替代。對於像玉米、馬鈴薯、山藥這類高 GI 原型澱粉(蕭醫師有個「馬玉山」的口訣),或外食時,會搭配排糖包或保健食品來應對,即使偶爾偷吃,營養師也能幫忙調整,心理壓力也比較小。透過診所的專業指導也幫助我辨別網路上的混亂資訊,這點對成功非常重要。
雖然還沒完全達到理想體重,但已經瘦了非常多,最有感的成果是褲子尺寸從40腰變到了33腰,足足少了七吋。以前體重破百時,跑步對膝蓋負擔很大,連400公尺一圈都跑不完。現在體重減輕了,運動起來輕鬆很多,可以一次跑完五公里也不會喘,而且體重輕也能減少運動傷害。除了體能變好,精神方面也感覺有提升。過去我曾因嚴重的打呼問題去看醫生,甚至被家人抱怨很吵而想拿膠帶把嘴巴貼起來。減重後,因為身體脂肪減少,對呼吸道和橫膈膜的壓迫降低,打呼的情況改善非常多,感覺像從「坦克車」變成了「自小客車」。雖然外觀變化得讓別人評價,但自己知道雙下巴變小了,自信心也隨之提升。從專業角度來說,減重能降低身體的發炎反應,減少慢性病、免疫和荷爾蒙失調的風險,帶來顯著的健康改善。
對於正在減重的朋友,我的經驗是對自己有信心並堅持下去非常重要。體重有波動是正常的,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飲食方式和步調。即使偶爾「偷吃」也不要灰心,誠實記錄並與營養師或醫師討論,他們會協助調整,心理壓力也會比較小。減重不單是為了外觀,更是為了提升生活品質,讓自己有更好的體力和健康去陪伴家人、追求想做的事。這是一個很好的自我提升和自律訓練過程,越早開始建立健康的飲食、運動和休息習慣越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