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不用再吃降血壓藥! 1年減了快40公斤!
怎減的
金鶯診所(樹林),林秉承醫師-減重門診
(桃園.八德.三峽.鶯歌,土城有據點,未來可能會有板橋)
無運動
三餐減量+選食吃、補充蛋白質
不喝飲料、多喝水、不吃零食、不吃宵夜
去年 2/14 首次看減重門診,到去年11/8 畢業停藥,近9個月共減了39.7kg (114.4 kg->74.7 kg),其實我初期目標是85kg,林醫師定的目標是77kg,沒想到最後我自己設定75kg。
減重過程
、改變飲食
從初診時,林醫師先是從飲食的注意事項開始叮嚀,到底哪些東西減少吃,哪些東西建議多吃,飲食習慣調整的建議,最後是藥物的配合。
減重前的不良習慣
壓力放鬆的週五晚,必定會來一大袋消夜(炸食或烤食)
會購入一些飲料放家裡,晚上有時都用飲料代替水
水喝很少,少到在公司可能上1~2次廁所而已
零食其實在過年前,就先停買了,只買小孩要吃的
平日午餐/晚餐都沒有控制,飯多肉也多,剩菜都我在掃盤
假日外出用餐,也很常點過量
假日/平日晚有時也會來杯手搖飲放縱
完全沒有運動習慣
我的飲食改變
第一步就是水喝多次且總量要足,初期我就是抓在公司到下班至少要喝2000cc(一整罐),其實大概就比我之前多了4~5倍的量,雖然醫師建議的更高,但我沒有直接就達到,採漸進方式。
全面斷絕所有飲料/零食/宵夜,真的全斷
午餐飯減量/肉減量/菜維持,炸的很油的都不吃,午餐吃公司自助餐固定錢不限量,超容易拿過量,所以開始減後,我的量大約只有吃原來的1/3而已,晚餐部分也是直接減半,早餐維持正常因為本來就吃很少。我以水餃為例,以前我一餐都可以吃25顆(八方雲集大小)左右,只吃10顆或8顆。
平日有晚餐剩或假日外食有剩,從不掃蕩,直接廚餘或放冷藏隔天吃
假日不刻意去吃到飽餐廳或大餐類
公司/廠商有人送食或飲品,少少吃或吃了.晚餐就不吃,不喝手搖飲/咖啡(都拿回家給我小孩或老婆
可挑選狀態下,多以原型食物為優先,減少特殊加工食物。
、藥物配合及相關調整
其實第一週是低碳週,第一週我真的超認真了解什麼是低碳飲食+多喝水(才會買那罐有刻度的超大水壺,動力搭配),其實一開始很蠢超級極端,完全都不吃飯,只吃菜跟少量肉,然後還真的去喝無糖豆漿/或是超商買茶葉蛋或是純雞胸肉。
然後還傻傻的不知道什麼是蛋白粉 ...
醫生所開的配方,也就是西藥(餐前吃,每日3次),主要基本功能就是抑制食慾/加強代謝/降低碳水吸收/補充身體基本營養
基本上藥吃下去,大約3~4顆,沒多久就會有感覺,就是飽足感,大約持續半小時~1小時,還是可以吃,但會覺得我不用吃這麼多,好像飽了。藥效真的會抑制食慾,但其實自己還是要克制的選食及控量。
醫生配方跟自己的調整,主要概念就是維持身體基本所需蛋白質,達到主要減脂肪,盡量不要減到肌肉。蛋白粉就是一個純補充蛋白質的好物,這可能在之後都會經常運用的補充品。
建議的順序就是先吃配方藥,再泡蛋白粉,最後才吃正餐。另外每週會提供排油包3/排糖包3,基本上應該稱為大餐藥,就是你還是可以吃大餐,但建議先吃排油或排糖後再吃大餐,即使無大餐也建議都吃掉,因為還是有其效果。
醫生針對飲食的控制,也有採取一些調整,就像是一開始的低碳週,到輕斷食,到我現在施行的每週斷食1日,從前一晚的晚餐到隔天晚餐前(餓就泡蛋白粉喝),只單純補充蛋白質,基本上概念也是要身體積極消耗脂肪
另外診所會配營養師可自行LINE諮詢,可以每餐拍照給營養師,會幫忙評估及建議,不過營養師這塊我沒有落實,因為外食實在難以控制吃什麼,加上我有點懶得拍,我就是自己觀察吃的量跟選食,記住這個量,讓胃慢慢有感變小。
我沒有運動搭配,就是很單純配方藥+飲食控制,但我執行的非常落實,醫生說我超前很多進度,一般進度是1個月3-4kg,到最後畢業,我都沒遇到瓶頸,初期每周幾乎都瘦近2kg左右,中後期每個月4~6kg,其實醫生也覺得我很特例,都無撞牆期。
每天量體重,真的還是比較可以警惕或鼓舞自己,至少今天吃多一點就會有感小變化,透過體重變化慢慢也知道要怎調整份量及選擇。
藥物有相關副作用嗎
身體基本上我沒有感受到有什麼影響或不好的副作用,唯一比較有感的是有一顆藥是容易出汗的,而我易流手汗,所以手汗變多一些些,但不到滴的程度拉。
原本就有吃的血壓藥/降血脂藥,都有持續每日吃
初期比較不適應的是,因為我早上都要吃血壓藥/血脂藥,加上配方的藥,我每天吞超多藥,吞到有點害怕,所以有跟林醫師提,看能否少1顆也好,這點算是我特別有遇到的狀況。
但副作用這部分,覺得還是看個人體質,可能多少會有不同,不過大致上林醫師對於可能有特殊副作用的藥,都會先特別說明有可能會有什麼狀況。我算是蠻省話跟直接的,對林醫生算蠻平常的聊,我沒做到的或是有困難的,都很誠實且直接地說。醫生緣還是看個人感受,但林醫生讓我有朋友聊天分享的感覺,蠻不錯的。
、血壓的改變
到中期減15~20kg 後,出現明顯的姿勢型低血壓,就是起身時會突然暈眩一下子 ... 突然想到上次家醫科回診時(拿血壓連續處方簽),醫生跟我說減重後要注意一下吃藥後的感受,若有過低血壓可以回來換藥,結果我當下去量嚇到(10x/6x),所以我才試著先停藥,真的就不暈了。近期回想起來,好像突然暈眩已有一陣子。
未減前有高血壓每天吃藥,即使吃藥也是維持13x/9x;
當時減近30kg後,沒吃藥1~2週,每天早晚量都正常10x/6x
提醒減重期間仍有吃血壓藥的,要多注意吃藥後的血壓變化,斷藥後建議續量1~2週血壓變化,看是否真的可以斷藥
腦補姿勢型低血壓:
指的是由平躺的姿勢改為直立時,血壓明顯下降(定義為收縮壓下降大於 20 或舒張壓下降大於 10 毫米汞柱),產生的症狀包括頭昏、頭疼、視力模糊或暫時性視覺消失、虛弱、嗜睡、甚至昏厥。姿勢性低血壓是一種表徵,許多疾病都有可能產生姿勢性低血壓。
總結
原則上三餐都正常時間吃(不喝飲料/多喝水)/不吃零食宵夜),正餐選食跟控量,配方主要效用我上面有提,如照片所示,分123就是早中晚(飯前),排油/排糖自己決定何時吃(飯前),後期我的狀態走到每週1天斷食日,這天餓了就是泡蛋白粉喝(冷水泡即可,診所蛋白粉有出不少口味,可自行另外購買每一大包1000元(600g),推薦芝麻口味,其實我沒有喝很頻繁,主要控制食量為主,所以一大包我喝快兩個月還沒喝完。 (原味香草-900元,其他口味(伯爵奶茶/巧克力/觀音拿鐵/黑芝麻豆奶/番茄羅宋,都1000元),其實也可以自己市面上買蛋白粉。
林醫師有大概解釋過低碳/高碳/輕斷食/斷食的各項措施,都單純想要破壞身體適應機制,尋求新的體質調整,達到突破瓶頸的效果(有誤再請林醫師更正我),然後藥物部分也有輕重的差異,醫生會依照每個人的狀況去調整。
林醫師有建議搭配重量訓練,是減脂肪+長肌肉的最好時機,其實我減重前的肌肉量很高,也讓我也蠻多本錢可以燃燒,但事實上減肌肉的部分還是有所抑制,多數還是減到脂肪,想說遇到撞牆期再開始考慮定期運動,沒想到畢業了,還是沒實行定期運動。
去年10月時剛好遇上公司年度健檢,也重新檢視相關數據是否有改善,我最在意的"重度脂肪肝",竟然可以直接變成完全正常。三酸甘油酯也明顯的下降,但是總膽固醇跟低密度膽固醇還是偏高,所以我有回診家醫科醫師跟請教林醫師,我自己也重新了解血脂的相關知識,林醫師也說到,飲食改變可以降低的,多半是三酸甘油酯。低密度膽固醇有部分原因也可能是體質關係,所以降血脂藥,建議還是繼續服用,只是降脂強度可以調整為低劑量的。
三酸甘油酯高通常與下列兩個因素相關,如果不改善這兩個原因(攝取過多的熱量、長期飲酒過量)又沒有運動習慣,就會使三酸甘油酯的數值越來越高。
11/8畢業停藥後,到現在2個多月,我就是3餐正常吃選著吃,肉類盡量吃白肉,油炸少碰澱粉吃少,胃明顯已養小,可能吃以前的1/3就已有飽足感,每天早上還是固定量體重,我覺得很可以有效控制及調整。醫生有建議到目標後,多往下2kg,讓數據可以在目標飄動維持就好。
小建議,回診不要拉太久,初期可以1~2周回(主要適應藥效及副作用),中期可以考慮2~4周,我覺得回診會有驅使動力,不宜間隔太久會怠惰。
此減重法的重點覺得是以下
三餐如期吃,把胃養小
減脂肪不減肌肉(選食搭補充蛋白)
減少垃圾食物(可吃但不常吃)
多喝水且代替飲料
每天量體重
毅力決心,最重要
成果分享
體重 114.4kg -> 74.7kg
腰圍 121cm -> 84cm
臀圍 123cm -> 94cm
上衣尺寸 2L-> M
褲子尺寸 40-> 30
BMI 38.6 -> 25.2
體脂肪 38.1kg -> 13.4kg
骨骼肌 42.4kg -> 34kg
不用再吃血壓藥
重度脂肪肝 -> 正常
衣褲全部換了一輪,沒人認識我
---------------
減重門診完全自費,無健保給付,每次看診費用含一週的藥是1200元,多拿一週藥+1000元,初期我都只拿一週藥就回診,到現在中期我都拿2週再回診一次,然後樹林金鶯減重門診的初診就可以電話先約,但是初診都會要求白天診,因為要做比較多基本量測,白天人力也比較足夠,之後回診就可以自由選擇時段。以上為樹林的費用,我不確定其他據點費用是否相同。
金鶯診所目前有6個據點(三樹/鶯歌/樹林/桃園/八德/土城),應該都有減重門診